您现在的位置是: > 问答
操盘爆款剧第二部的苦和甜,她都尝了一遍|猎2|张翼芸|猎1
2025-04-27 20:17:15【问答】5人已围观
简介时间回到2021年3月,《猎罪图鉴》开机,彼时的总制片人张翼芸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谁都不知道这部“逆潮流”的悬疑剧能播出什么成绩。为什么说它“逆潮流”呢?没有IP加持,没有流量演员,并非平台定制。在当下
时间回到2021年3月 ,《猎罪图鉴》开机,爆款部彼时的剧第总制片人张翼芸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谁都不知道这部“逆潮流”的苦和悬疑剧能播出什么成绩。
为什么说它“逆潮流”呢 ?甜都没有IP加持,没有流量演员 ,猎张猎并非平台定制。翼芸在当下的操盘尝遍市场环境中,想要做这样一部作品 ,爆款部是剧第要鼓足勇气的。拍摄完成,苦和直到发行播出,甜都《猎罪图鉴》的猎张猎前景也并不明朗,但结局却出乎意料,翼芸《猎罪图鉴》(以下简称《猎1》)爆了。操盘尝遍
3年前刚开机时,檀健次和金世佳积攒都并非“顶流”。而3年后的今天 ,一切早已是旧貌换新颜,《猎罪图鉴2》(以下简称《猎2》)杀回来了 。

“因为《猎1》的成绩给了我们继续创新的信心 ,才有了《猎2》启动的可能 。”张翼芸说 。但在《猎1》的突破创新之后 ,《猎2》的破题点在哪里?如何讲好系列化的故事 ?《猎罪图鉴》系列还有哪些创作空间呢 ?

深化杜城和沈翊的核心人物关系
悬疑剧的市场,越来越卷了。即便《猎1》和《猎2》之间,只间隔了3年,但张翼芸还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她越来越清晰地感知到,“只有足够创新、足够有独特性的作品才能脱颖而出 。”
在《猎1》之前 ,张翼芸操盘的作品大多都是传统的刑侦剧 ,当年的《猎狐》就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想要创新,就是从颠覆传统开始 ,“充分发挥想象力”。

因为没有数据支撑 ,没有成功案例参考,在创作《猎1》的时候,没有人坚定地认为 ,一定会有第二部 。“《猎1》全部播完 ,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我们才最终决定创作《猎2》。”
从哪里下手呢?从复盘《猎1》开始。
“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复盘和分析观众对《猎1》的反馈,以及我们创作的得失。”张翼芸说。复盘中团队认为,人设和主要人物关系的建构是《猎1》最为核心的价值 ,还有故事和案件的拓展 ,以及情感和主题表达的挖掘和呈现,这些都是可以促进创作进一步深化的发力点。
《猎2》的创作 ,也越来越“大胆”起来,用张翼芸的话说,“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过程 。”但“刑侦剧”和“奇思妙想”这两个完全不沾边的词,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原来,是通过艺术和美学。因为沈翊破案 ,既是感知的抵达,又是艺术的呈现。他身上的艺术人格和天性,让他注定要不断去探索未知。
《猎2》花了大篇幅的剧情去呈现沈翊的破案视角,让观众看到他从第一季的“画骨” 、“画人” ,到第二季“画心”的变化。“第一季中,我们让观众认识了沈翊和画像师这个职业,第二季就要从点到面 、从外到里打开沈翊这个人物,展现画像师对案件侦破的更多维的技能。
而“刑侦”的部分 ,则是杜城来负责 ,“杜城的视角是建构和呈现每个案件侦破过程 ,包括确定案件的性质 、指挥侦查行动等,沈翊则是提供解题破迷的关键技术支持” 。二人形成了一种提问和回答的关系,最终是否相信沈翊、做出行动 ,是由杜城决定的 。”

“他们的关系就像是一辆汽车 ,沈翊是发动机,杜城是制动器 ,沈翊的超强感知力和探索欲会让他不断往前冲,而杜城在理性的规则约束框架下 ,会掌控沈翊 ,让他不至于偏离轨道 。”

案件向内挖掘
从《猎1》到《猎2》的三年时间里 ,通过多部优秀作品的不断努力 ,市场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悬疑剧的爱好者,他们有专业的眼光,也有更高的要求。
《猎罪图鉴》系列相比其他的悬疑探案剧 ,女性受众比例更高 ,但案件设置并不只局限于女性表达 ,不同的单元触达了不同的阶层、年龄、性别 、处境的人 ,比如闵雪案 、盲童案等,通过他们的故事,不仅能拓宽案件的边界,还能让沈翊完成“画心”的工作,去洞察人性 ,最终完成《猎2》的主题表达——人性即宇宙。
“沈翊的人设和艺术性表达,决定了《猎2》的风格特性是离地半尺的,但为了让观众有代入感,案件中的故事和人物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场景 、服化道也都需要有真实质感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对于沈翊‘神性’特质的信任 。”

如何呈现案件侦破的过程和背后犯罪心理的复杂性,是张翼芸需要去做全局把握的 。在保留《猎1》的独特性和极致性的基础之上,《猎2》再度升级 ,案件的视角更加广阔,每个案件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也更加完整 。
沈翊的工作方式和内心世界,在《猎2》中被更加完整地展现出来 。他应该画什么 ?又为了什么而画?在《猎2》中也着墨更多。比如第一个案件中为爱豆杀人的小蛋壳 ,她内心的魔鬼是什么?沈翊凭借感知力与想象力走进小蛋壳的内心世界 ,最终找到症结所在。
作为一部“艺术性刑侦剧” ,案件的呈现也需要有艺术性的表达,“其实我们应该叫‘图鉴猎罪’ ,因为是要通过沈翊的感知洞察,完成人物外貌和心理的画像,再去揭秘案件真相。”

之所以有更多女性爱看《猎罪图鉴》系列 ,正是因为故事中展现出的案件背后的人物命运和情感表达 ,“要让故事能够符合当下普世的价值观表达和情绪共鸣,这一点是我们坚持的 。”

看见猎罪团魂
任何系列剧要做第二季,凑齐原班主演回归当属最难 ,尤其是第一季成为爆款之后 。
决定要做《猎2》之后,张翼芸没有着急先去和演员们签约 ,而是先和主创团队把故事和人物的创作方向和核心表达基本确定 ,并完成剧本初稿 。“主演团队对于自己的角色都有很深的感情,三年的经历,让他们像在平行时空里与角色一起在共同成长,同时他们对我们创作团队也非常信任,对于续作的创作也充满热情。”当演员们看过剧本初稿之后,都爽快地签订了合同。

“在《猎2》的拍摄里,演员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二度创作当中。”张翼芸很期待和欣慰这样的创作氛围,她希望演员们可以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因为从《猎1》到《猎2》,他们才是自己角色的代言人。
从《猎1》到《猎2》过去了三年 ,张翼芸也看到了演员们的成长 ,她也有信心,这些演员能够展现出剧中角色的成长,“他们已经成为了非常稳固的‘猎罪天团’ ,在《猎2》中他们也更有团魂了。”

“在创作的过程中 ,主演们不只是考虑自己的角色,更会从整部戏的节奏的角度进行考量 。在一些警局日常的戏份中,他们现场的很多即兴表演,让人物变得更加丰满、生动 。”这些表达 ,其实都是基于演员对于各自角色更为深入的了解。可以说 ,《猎1》完成了角色们从0到1的确立,《猎2》则是在1的基础之上 ,去找寻无尽的可能。
张翼芸明显地感觉到,檀健次、金世佳这两位主要演员对沈翊和杜城更有感情了,“《猎1》中的杜城,他信任了沈翊的特殊能力,到了《猎2》 ,杜城更进一步接受了与众不同的沈翊这个人 。”
《猎1》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依靠数据支撑才可能打造爆款的市场偏见 ,也证明了悬疑探案剧这一类型的受众不是只能以男性为主导 。如今 ,《猎2》已经播出过半 ,观众的追剧热情持续高涨。那么《猎罪图鉴》系列,还会有第三季吗?张翼芸的回答是,“我希望有 。”

“《猎2》在12月10日首播 ,我们也是才刚刚完成了所有的后期制作工作 ,目前还没沉下心来正式着手《猎3》的创作,我希望等到《猎2》全部播完、我们整体复盘之后,再开始考量续作 。目前还需要一些时间。”
如果说《猎1》是对市场的一次试探 ,《猎2》就是在观众认可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始建立独属于自己的剧集创作风格 ,“创新一定有风险,但是不创新就没有未来” 。如果会有《猎3》,又会带领观众经历什么呢 ?我们充满期待。



很赞哦!(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