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问答
一个打十个 ,他心中仍有那团火|甄子丹|误判
2025-04-27 16:41:15【问答】7人已围观
简介跨年档大战今天正式拉开帷幕,由甄子丹导演和主演的《误判》在预售期已收获过亿票房,目前累计票房近两亿。在大盘遇冷、港片吸引力下降的年代,这个成绩证明了甄子丹仍然“血厚”,动作片的基本盘仍在。2021年由
跨年档大战今天正式拉开帷幕,由甄子丹导演和主演的中仍甄丹《误判》在预售期已收获过亿票房,目前累计票房近两亿 。有那
在大盘遇冷 、团火港片吸引力下降的误判年代 ,这个成绩证明了甄子丹仍然“血厚”,个打个心动作片的中仍甄丹基本盘仍在 。
2021年由甄子丹领衔主演的有那《怒火·重案》至今仍是港片在内地市场的票房冠军。甄子丹清楚知道如今市场的团火残酷 :“电影不是最火的阶段了 ,现在投资方都很谨慎,误判观众的个打个心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果你不进步 ,中仍甄丹观众就会淘汰你 。有那”
新作《误判》 ,团火就是误判甄子丹面对当今市场大环境给出的一个解法:“我们必须不断地去创新。”


甄子丹这三个字意味着动作片,这是长久以来植入到观众脑海中的一个刻板印象。而《误判》从片名到海报,都在转变观众对甄子丹的认知:故事开头,甄子丹饰演的霍子豪从警队退下来 ,戴起假发 ,变身律政司检控官。
律政一直是港影港剧的优势题材 ,之前黄子华主演的《毒舌律师》就在香港和内地都叫好又叫座。甄子丹透露,他很喜欢《毒舌律师》 ,所以当监制黄百鸣来找他出演检控官时 ,他第一反应就是拒绝 。“我觉得有没有想错?《毒舌律师》那么好看 ,拍得那么成功,要我拍一部会不会给人家骂 ?所以我才花两个月去拒绝。”
《误判》基于真实案例改编 ,是全国最高检影视中心建议黄百鸣拍摄的题材。从没有拍过律政戏的黄百鸣找来自己的儿子黄子桓担任编剧,写过《叶问》系列的黄子桓提出了加动作戏的建议 ,要做一部创新的律政动作戏 。

“一说动作我就想起甄子丹了,他当初是拒绝的 ,他从来没有演过这种角色 ,我后来就一直一直劝他”,黄百鸣说 ,“以前我们拍《导火线》《龙虎门》的时候 ,很多影评都说武打满分 ,文戏0分,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我觉得他的很多戏剧细胞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来,武戏他完全没问题,《误判》这部电影就是让他表达文戏的部分。”
动作+律政的全新形式,让甄子丹意识到是个好机会 ,他最终加入了《误判》剧组,不仅担任领衔主演,还以导演的身份来把控整个项目。
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第一,突破观众对于动作电影的刻板印象;第二 ,突破大家对于动作演员的标签;第三 ,希望让大家再次看到香港电影的优秀 。”
基于这个目标 ,除了将动作与律政元素结合、在动作之外加强文戏部分 ,甄子丹也在演员的选用层面尽量创新。
在片中饰演大反派的张智霖此前绝大多数角色都是正派,这次不仅坏得彻底 ,造型上也坏得很有腔调 。
张智霖本人表示 ,这次演反派的感觉真的很爽 ,“以前做了很多正义的角色 ,我觉得演员应该是多面的 ,这一次很幸运很感恩,能演到一个我自己蛮喜欢的角色 。以前演的坏人会比较表面一点 ,这次做的反派会想深一点层次 ,不用那种表面的恶来呈现,会有一种伪善的成分在里面,就是看起来像一个好人,其实里面是很阴险的。”

饰演霍子豪上司的吴镇宇则被加了一场动作戏 ,当剧情发展到二人的关系剑拔弩张时,原本编剧的设定是通过对白来展现冲突。
“我说好闷,又说大道理,我觉得这个没有效果 ,我就跟编剧说,我想到一个效果点,就是吴镇宇和甄子丹单挑” ,甄子丹记得自己说完这个提议后,编剧团队都非常惊讶,“我就觉得你们都有反应 ,那观众也会有反应,而且这也非常符合当时两个人物的状态,从一开始大家有矛盾,到最后吴镇宇的角色说忍我很久了,两个男人最后就是用这种最原始最返璞归真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我觉得这个效果蛮好的。”


每一个被贴上固定标签的演员都会想突破自己,甄子丹前些年也尝试过放弃打戏的转型 ,“我尝试演过 ,很失败”,甄子丹承认,“大家喜欢看我打 ,所以我还是需要一些武打 ,而且是很正面地去接受 ,这个就是市场对我的一种肯定 。”
《误判》又给观众留下了街头巷战 、天台群殴 、地铁1V1格斗几场精彩动作戏 ,《叶问》中“一个打十个”式的大场面仍在延续 。甄子丹有时会被问哪场戏打爽了,但实际的答案是没有哪场戏是爽的 ,因为每一次都很辛苦 ,每一次都很累,还需要去思考如何在动作戏上再给观众创新体验。
《误判》中港铁上的那场打戏,就在地点上给予观众新鲜感,用了过往港片中较少呈现的场景 。
“我觉得这个会好看,我为什么提出要在这个地点 ?因为我希望塑造出这个人物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人 ,他是一个检控官,他非常贴近人民,他不开车,他每天都坐地铁上班 ,最后他解决大反派也是在这个环境里面 ,我觉得很符合这个戏” ,甄子丹说。


王宝强在《误判》的首映礼上说 ,甄子丹的动作戏非常专业,能用一招解决就不会多打一招。
《误判》再一次向观众证明 ,动作戏还得专业的人来拍。甄子丹表示,“肯定了,我们累积那么多年的经验拍武打片,你要能演能拍会剪辑,才可以打造最高水平的武打场面。”
入行42年,创造无数动作戏名场面,和李连杰在《黄飞鸿 :男儿当自强》中的对决,和吴京在《杀破狼》中的巷战对手戏不仅是观众心中的经典,也是甄子丹自己的绝佳回忆 ,“那几场戏我认为很难复制 ,我们都是最高水平的表现 ,那种化学作用才可以产生最经典的武打场面。”
这些功夫巨星们联手创造的强强对决已经很难看到 ,后续动作明星力量的储备一直是让观众担忧的问题 。

一些功夫明星开始培育新人 ,为动作片找接班人。甄子丹对此的态度是不强求,曾经他也签约过一些新人,希望培养他们做功夫明星 ,后来他发现,如今的年轻人和他做新人时期的想法并不同 ,所以都得看缘分 ,“我们那个年代比较简单,又没有手机 ,又没有其他太多的娱乐 ,是天时地利让我进入了电影圈 ,现在我就没有想过去找新人 。”
甄子丹现在更愿意尝试启用一些没有武术功底,但又有动作戏天赋的人。比如《误判》中和他一起完成巷战戏的青年演员张天赋,就是经他的培训,在打戏方面获得成长 ,“张天赋他没拍过武打戏 ,但是我觉得如果我让他拍得很成功,让大家觉得他很能打的话,我很开心很有满足感”。
甄子丹表示,他在挑选这些可造之材时 ,看的是演员本身是否有运动细胞 ,是否聪明,比如张天赋平时是个运动达人 ,又很有年轻人的冲劲 ,这让他想起曾经的自己。“我是用电影最高的技巧,然后看演员自身的优点在哪里,挖掘他的长处,所以我有信心可以把张天赋打造出来,带着我的团队一起帮他设计那场戏。”

甄子丹是香港最后一位专业出身、打向国际的功夫明星 。《误判》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年纪大了,不可能一直冲锋陷阵,要靠你们了 。” 这是甄子丹饰演的霍子豪退出警队后 ,对年轻的警员说的一句台词 ,但这或许也是借角色之口说出了本人的心声。

虽然留下了这句有弦外之音的台词 ,但在《误判》里,61岁的甄子丹依旧能打,从票房表现来看,甄子丹还是港产片的中流砥柱 ,香港影坛也依然需要他。
甄子丹坦言,自己其实相对来说更喜欢做幕后的工作,因为创作空间更宽 ,自己可以参与到一部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但是因为市场需要、观众需要 ,所以他还是继续活跃在幕前 ,还是要打下去。

甄子丹在《误判》里塑造的霍子豪,人到中年转型做检控官,心理年龄却仿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当身边的同事身居要职后变得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时,他仍有一腔热血 ,为了心中的公理与正义而抗争 。
甄子丹表示:“其实一部电影可以反映导演或者演员内心的他,电影会无形中带出电影人的心态。”
霍子豪很像如今甄子丹的一种投射 ,无论是在内容题材上追求创新 ,还是在动作戏上依旧拼命 ,观众仍能看到甄子丹对于电影的初心与热情 。
作为电影人的甄子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拍摄期每天最早到现场 ,拍完回去想今天漏了什么,有哪里不好 ,明天再继续调整 ,每天都是这样的状态 。

“我们要对得起观众,现在市场不好,大家很不容易去买张票 ,我们必须要每一个细节都给观众最好的 ,所以我们每天都拍十几个小时,拍了一年多,做了10多版的修改剧本,我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剪片。每天进剪辑室好像回家一样 ,我看了几百遍了,我的剪辑师也腻了 ,但是我还是觉得再调整一下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其实拍电影就是用时间来慢慢雕琢一个艺术品。”
近两年市场环境不好,甄子丹认为 ,香港电影最核心的优势和魅力就在于敢拍、直白 、有激情 ,简单来说就是很热血。“以前那么多经典成功的香港片都是故事内容 、演员演法都很热血的,那些角色都是充满热血 、不服气 、有拼的精神 ,让观众觉得还有团火,香港电影就是有独特的火气在里面 。”
《误判》的戏里戏外也燃烧着这团火 ,戏里霍子豪为公理正义而战 ,戏外甄子丹也为了香港电影的复兴而努力。



很赞哦!(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