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游戏
高群书 :一位街头导演的30年纪实|非常道实录
2025-08-16 06:08:47【游戏】0人已围观
简介正文高群书:一位街头导演的30年纪实|非常道实录下载客户端独家抢先看来源于“偶然”取材拍摄而成的《命案十三宗》,播出后一举拿下北京地区的收视第一;电视剧《征服》开播后不仅大火,更是让主演孙红雷被观众称
正文高群书:一位街头导演的30年纪实|非常道实录
下载客户端独家抢先看
来源于“偶然”取材拍摄而成的《命案十三宗》,播出后一举拿下北京地区的书位收视第一;电视剧《征服》开播后不仅大火,更是街头纪实让主演孙红雷被观众称为“哈尔滨的阿尔帕西诺“;因为一句话而受感动 ,最后借钱拍完的导演的年道实电影《东京审判》,则创造了中国主旋律电影大规模邀请明星出演的非常开端;而电影《风声》更是让几位主演获得突破 ,打破表演的高群常规 。
这些作品的创作者 ,正是街头纪实作客凤凰网娱乐《非常道》的高群书导演。
来到凤凰网娱乐《非常道》,高群书导演讲述了许多自己的非常人生经历 ,也分享了他与电影的高群那些故事 。被问到是书位否拍过烂片时,他表示“我永远拍不出票房三十亿、街头纪实五十亿的导演的年道实电影,但是非常我能拍出来可以留下来的电影。”
以下是访谈实录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大家好,我是郝宁 。非常欢迎大家来到《非常道》 ,坐在我旁边的,就是今天我们的采访对象,高群书导演。高老师,非常高兴您能来我们《非常道》 ,咱今儿话说从头,我知道您是学新闻的,在河北大学。您怎么从一个学新闻的,这个诗人梦想 ,作家梦想的人,变成了一个导演呢 ?
高群书:最早那我们我们时候学新闻 ,都想去党报 ,电视台都不想去,但是我不但没分到党报,还没分到电视台 ,正式电视台 ,分到一个石家庄地区广播电视局 。小型的一个多功能的电视中心,什么都可以做。但是这个还挺真的挺舒服的 ,就锻炼您可以多方面发展。当时我们在单位时候已经拍了两个电视剧了,当时我是摄像 ,拍电视剧老想学张艺谋,但是拍出来差太远了。因为张艺谋那个摄影风格比较鲜明,也比较奇特,包括《一个和八个》 ,《黄土地》 ,老想学那种,但是摄像机都是变焦的 ,后来拍电影才知道 ,这定焦的才能出来这个效果,变焦出不来那个效果 ,您知道那个年代不是录像厅很发达嘛。
实际上我回到单位的时候,我还是没有资格在体制内去当导演的。但是我给交通局拍的那个电视剧叫《好人一路平安》 ,当时正在播《渴望》 。我请了一个导演叫陈胜利,河南的,后来《“九一八”大案》那个导演,也是很厉害的导演。请他的时候,他后来就托故不来 ,就把我逼上了导演了 。那个片子还在中央,我们是第一次在中央一套播出,还拿到了,当时中央台播出它会给钱叫稿费,还给了三千块钱。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不少钱了 。
高群书:对 ,还挣了钱 ,就是比较成功了,起码在我们单位是播出得最好的成绩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厉害 。陈胜利导演,他后来又拍了《“九一八”大案》 。是不是您拍犯罪题材或者是警匪片跟他有很大的关系 ?
高群书 :当然了,《“九一八”大案》很火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播得很火 ,我有印象。
高群书 :很火,然后我就给他打电话,他说您在干嘛呢?我说辞职了 。他说那您来给我做总制片人吧 ,咱们拍中国十大真案 。就这么到了公安部去拍《中国大案录》去了。他总导演,我总制片人,就开始做这种纪实警匪,就给了我很多机会去采访那些公安局,包括办案警察、案例 。
当时跑了差不多中国三分之一的省份 ,就采访各种案例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因为有公安部的这个支持。
高群书:对,是这样积累了一些现在拍纪录片的一些感受、经验。当时我们引领了全国各地各省都在拍纪实的 。就出现了您们所知道的什么《12.1枪案》 、《三八大案》一系列的 ,实际上源头都是我们。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那会儿除了拍真实案件之外,用的警察和演员全是真人 。
高群书 :都是非职业演员,这样也锻炼了我后来用非职业演员这个手艺 。就是《命案十三宗》当时是直接受影响。当时这个我们采访的时候 ,开始不是奔着杀人犯去的 ,奔着别的去的,我们去采访的时候 ,我就问那个管教我说有没有杀人犯 ,那时候对杀人犯很有那个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好奇。
高群书:好奇。我们以前也采访过,但是那时候杀人犯就叫了一个 ,那个是真的把我震惊了。就是一个特别猥琐一个小个子,一脸的暗灰色,正好黄昏的时候坐在这个后边一个小窗户 ,逆光坐那儿 ,就是讲他是一个工地上的一个收沙土的一个工人 ,就是每个月有个几百块钱的外快,他就拿外快去找小姐去了 。就爱上这个小姐了 。这个小姐后来又认识一个有钱人 ,就对他不太热情了,他就不干了 。然后俩人吵起来了 。吵起来之后 ,他拿着水果刀连捅14刀,把这个小姐给杀了。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14刀?
高群书 :14刀 。我一听这不就是电影吗?跟我们以前采访的杀人犯完全都不一样,以前就是那种穷凶极恶的 。然后第二天我就跟管教那个,我说你们这儿有多少杀人犯 ?他说13个 。这就是《命案十三宗》的来历。
所有这些人都是因为小事儿 ,情感、家庭摩擦、夫妻之间的摩擦、邻里之间的摩擦 ,最后导致杀人,我说这是一个非常严肃、深刻的社会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这跟我们每个人起到了警示意义 。就是都是一样的人 ,但是他成了杀人犯,您坐这儿采访他拍他 ,这就是区别 ,区别就是当时您的冲动 。我还给每一个写了一个题记 ,就是他是为什么犯了罪 。基本上我们拍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 ,也没钱 ,但是《命案十三宗》是我拍得最舒服的一个戏。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这真正热播过一阵儿。
高群书 :当时在北京播出的时候,它拿了北京地区收视率第一。北京地区就包括中央电视台 。后来我都不屑拍这个东西 ,我说拍这个东西,咱就拍那个正经的电视剧啊 ,就拍了《征服》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征服》您是真正下了血本儿的 。
高群书:420万 。那时候形势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我第一次真正的用所谓的大演员。那时候我们《征服》最大的演员是江珊。江珊那时候火啊。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刚演完《过把瘾》什么的。
高群书 :对 ,前面有一系列的这个片子呢。为了她,能让她来,后来我又改了剧本,就是把她作为一个幕后的老大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顶流 ,拿现在的话说。
高群书:对,顶流。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那您怎么看流量明星这件事儿?其实您后来当然现在是在反对哈,但是江珊那会儿也是一个顶流啊,这两个事儿 。
高群书:它这个实际上流量跟您影响力大是两码事儿 。流量不是指的不是您影响力大,流量是指的您数据好 ,而影响力是全社会覆盖的 ,它不一样。
我也不反对流量明星 ,我也不反对小鲜肉,但是我只是说您得认真拍戏 ,您来是来拍戏的 。以前为什么我用得少呢?不是说我不想用他,我也想用他 ,没问题 。但是您得老老实实在这儿体验生活,在这儿拍戏抠戏,而不是今天去个活动明天去个活动 ,那没法儿 ,您心不定。您这一段儿时间必须在剧组待着,而大量的这些所谓的流量明星他是不可能的,他广告各种活动 ,人家一天就挣这么多钱,他能不去吗 ?所以好多最后都没有谈成。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那会儿的明星跟现在的顶流明星不太一样 。
高群书:那时候的顶流是靠会演戏成为顶流的 。那时候江珊、王志文的戏都多好啊 ,那是大家都是凭演技的,所以他即使出去几天也没事儿。陈宝国的演技固定了 ,姜文他只要您把这个人物开始定位把握住了 ,他不会变的,不会掉下来的 ,这是人家的人生感悟和演技撑着呢。现在的他撑不住啊关键是,您好不容易花了10天的时间去调教好了,走3天回来马上得从头来 ,是这个问题。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有道理,底子不一样哈。
高群书:对,基础不一样。所以那时候顶流跟现在的顶流不是一个概念 。不是因为您哪方面都好您成为顶流的,是因为您帅,是因为您某些方式成为顶流的,所以他不是靠真本事吃饭,靠颜值吃饭的。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这个片儿(《征服》)其实大家记住的演员 ,肯定首推是孙红雷啊 。
高群书 :对。当时《征服》播出之后 ,我看了一个影评把我惊着了,说哈尔滨的阿尔帕西诺,就这么去定义孙红雷。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那您挖掘他身上这种特质一眼就相中了吗?
高群书:他之前他的戏我都没看过,您说的《像雾像雨又像风》 ,什么《周渔的火车》 。但是我最早看他的戏,是一个至今好像还没有播出的一个电视剧 。(孙红雷角色)瞎混,但不是那么坏 ,但是那个是气质很社会 ,是这时候记住这个人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在这个片儿里您给他的最大的建议是什么呢?还记得吗?
高群书 :开始他第一次演的时候 ,他实际上还不太像一个老大,更像一个就是,因为他这个老动,他第一场戏我记得特别清楚,我说不要动,老大就是不怒而威,不要动 ,你就看着他,你就盯着他,不要有那么多小动作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征服》的成功带给您最大的一个事儿就是您有了拍电影的机会?
高群书:《征服》的成功就是每天至少接到一个电话找你来拍警匪片,还要指定孙红雷来演。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您们俩搭班子。
高群书:对,我都全部拒绝了。我不想再拍警匪片了。拍电影的机会 ,当时完了之后有两次机会,第一次机会是我买了张平的《十面埋伏》的小说,后来就没拍 。事实上 ,(第二个机会)这个《东京审判》是偶然闯进来的。
这个合拍公司的老总叫郑全刚 ,也是《卧虎藏龙》的制片人。后来我认识他儿子叫郑欣 ,他说我爸说想找您拍个电影 。我说拍什么电影?《远东国际大审判》。我上网一搜资料特别少,但是他说一句话,比较感动。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哪一句话 ?
高群书:如果说不能把这些战争罪犯送上绞刑架,我宁可蹈海而死 ,就无颜见江东父老,就没脸回来了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有民族大义在。
高群书:对 ,这个厉害啊 ,这个当时咱知道这些战犯,但是不知道谁把他送上绞刑架的 。我说行 ,就这么接了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刚才咱们也聊了很多,您把握演员的能力也非常强 ,但是这部片儿 ,我是觉得现在看难度也挺大的,因为您是第一次拍电影的一个新导演嘛 。
高群书:基本上都是港台演员多。刘松仁。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对 ,刘松仁。
高群书:那时候还有F4的朱孝天 、亚洲第一美女林熙蕾。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对 ,您组合了实力老戏骨 ,当红顶流的这个戏 。您作为一个导演,就是摆弄这些人他们服您吗?
高群书:这个还是服的,尊重导演是那时候的传统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是内心尊重还是表面儿尊重?
高群书:那就不用管它了,这些老一拨儿的肯定是内心尊重的,年轻的是不是就无所谓,您听我就行。实际上《东京审判》应该说是第一次主旋律电影用明星,大规模的用明星,那个应该是一个开端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您现在已经说了三个开端了。
高群书 :对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第一个拍警匪纪实片,第二个是用真人演员演 ,第三个这又是一个开端。
高群书:我喜欢开端,开完了就探索新的路子去嘛。那个《东京审判》当年票房是全国前十,当时两千八(百万) ,就给我们的数字是两千八(百万),当时都是不是电脑计票 ,都是手写票,很多院线偷得太厉害了 。《东京审判》在第二年上映,第二年 ,一个电影的第二年。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复映啊 ?
高群书:对 ,就是靠上午的各种这个 ,因为它当时推出了一个叫半价票,老头儿老太太、学生组织观看,又挣了六百万。所以它根本不是两千八百万 ,两个两千八百万都不止 。
《东京审判》拍摄过程非常糟糕,后来中间没钱了 ,我还借钱拍完的,这些事儿就不说了 ,我对电影界很失望,我说我再也不拍电影了,差电视剧界太远了。电视剧界虽然没钱,但是有五万说五万 ,没五万就不说了,有多少钱算多少钱,这个电影界水太深了 ,就没人说实话。我说我再也不拍电影了,这个电影界不好玩儿,就是心态特别糟糕 。
正好这时候就张宏森(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给我打电话 ,他说有一个戏 ,您愿意不愿意去?就是这个《千钧一发》 ,一个排爆的一个英雄。后来我说我去采访一下这个人 ,因为我在网上看了好多他的采访视频,这个原型人物采访视频,他说最多就是害怕和紧张 ,一个模范英雄啊,老说紧张这个好像不太常见 ,我说这哥们儿说实话 ,当然谁都紧张啊。拍的时候我还是说用非职业演员,因为就这点儿钱 ,您三百多万您哪敢用演员?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那怎么找到这样的一个人呢最后?
高群书:就一直都找不到这个人 ,后来我去采景复景的时候 ,就三天之后就要开机 ,演员还没有找见呢,主演还没有找见呢。这时候我们附近当地派出所有一个副所长就陪着我们去看景 ,找老于的家,我一看这哥们儿 ,我说您来演老于吧,说是吓着了 ,说这怎么行呢?我说您听我的,您行。他说您真有信心 ?我说没问题。
就是您不要把他们当演员 ,还是当人 ,我永远都是,你顶流也是一样 ,你不要把他当演员,就是你就是这个人。你只要给他一个合适的方式 ,警察他渡过一两天之后,他就按他的职业操作 ,职业的说法,职业的行为 ,他就很快进入这个人物了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有一点自然反应了 。
高群书 :对 。就是这个老马就是这样的,他就过了几天之后 ,他就真的成为了老于了 ,他真的在拆炸弹 ,他真的经历这种,他真紧张,所以他就后来他拿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帝。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风声》这一部戏,是您的也算是一个里程碑吧,标志性的东西。这里头您花得最大的心思在哪儿?
高群书:就是你们现在包括后来都觉得我们阵容很大。实际上当时在电影市场上所有我们这些演员都还不是顶流的,就是周迅演了《李米的猜想》 ,演了几个文艺片,就在市场效果都还不构成足够的影响力 ,但是名气还不错。
张涵予演了《集结号》 ,黄晓明之前只演了一个《夜宴》的一个配角 ,王志文算是名气在市场上既是老戏骨 ,又有影响力。但是这一群人还是从合适的角度来说 ,不像现在这样 ,现在说您前面有个几十亿的票房啊或者是数据。那时候不讲数据 ,还是讲合适,每个人是从合适出发 。您看现在经常看到某个演员现在已经票房,参演的电影票房突破多少多少了。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 :一个梗了 。
高群书:那时候当然市场也没那么大,但实际上当时我觉得可能在调教最成功的三个人,黄晓明、苏有朋、李冰冰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这三个演员在这部戏当中变化最大,或者说合作最成功的,都在哪儿呢这三个人的点?
高群书:实际上变化最大的是苏有朋,苏有朋很认真,他演的角色是一个非常规角色 。比方说他原来出身是一个名伶,昆曲的演员,他也练过昆曲。但是您知道,就一个常年演戏曲的人 ,他身上的生活中 ,说话、行为、举止,手、眼各方面 ,他都有带着他们行当的痕迹,但是他这个没有。所以第一天拍的时候,他的表演,还是原来那种表演。他不具有这个昆曲演员的常年形成一种习惯 。我说有朋,我给你一周的时间 ,你回家 。您不管和谁说话都要拿腔拿调儿。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好吓人 ,这个,他做到了吗 ?
高群书 :做到了,跟你妈说话,跟你助理说话,你都不能用正常说话,你都得用一个,有着痕迹的那种说话,形成一个习惯。一周之后回来拍的就是那一场 ,就是早餐的戏,他骂英达那个 ,我一下惊了。我说有朋成了,苏有朋眼泪哗都下来了。
主持人:李冰冰呢 ?
高群书:李冰冰比较理性 ,李冰冰人也特别好 ,就怎么打破她这个理性 。李冰冰这个角色实际上从剧本上来说是比较单薄的 ,说句实话 。但是我赋予她更新的东西 ,就是她是一个没有当党派的人,所有人都有党派 ,我重新写了个简历。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就是李宁玉本人的简历 。
高群书:初中在青岛什么什么上的 。
凤凰网娱乐《非常道》:就是您编的。
高群书:就是编的,就是每个人从这个方面给他树立这种方面 ,给他树立可以摸得着的一个参考,参照 。